(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肱(qū gōng):弯曲胳膊。
- 悭(qiān):吝啬,小气。
-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指大自然。
- 倏忽(shū hū):很快地,忽然。
- 鸿濛:宇宙未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 真种:真正的种子,比喻真正的道理或根源。
- 灵源:灵性的源泉,指深奥的道理或智慧的源头。
-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 求鱼缘木:比喻方法或方向错误,达不到目的。
- 阳春梦:美好的梦境。
- 石翁:指江门的老石,这里比喻坚毅不屈的人。
翻译
天地并不吝啬,大自然的创造者是公平的, 想要从瞬间的变化中探寻宇宙的混沌起源。 真正的道理或根源千年以来无人能够触及, 但通往深奥智慧源头的路却似乎是通的。 买椟还珠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 求鱼缘木的行为也显得徒劳无功。 自怜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 却不如江门那位坚毅的老石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对人生追求的反思。诗中“天地无悭造化公”一句,既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慷慨无私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人生应持开放态度的启示。后文通过“买椟还珠”和“求鱼缘木”的比喻,批判了盲目追求和方法错误的行为,强调了正确方向和智慧的重要性。结尾的“自怜高枕阳春梦,输与江门老石翁”则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清醒认识的自我反省,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崇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启发性。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
王渐逵的其他作品
- 《 观泉亭 四时吟 其三 秋 》 —— [ 明 ] 王渐逵
- 《 送伦穗石出社京行 》 —— [ 明 ] 王渐逵
- 《 曲江道中怀彦蕃昆季二首 》 —— [ 明 ] 王渐逵
- 《 桃花石上偶成 》 —— [ 明 ] 王渐逵
- 《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静观堂 》 —— [ 明 ] 王渐逵
- 《 答冼少汾新春见寄诗二首 》 —— [ 明 ] 王渐逵
- 《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二 》 —— [ 明 ] 王渐逵
- 《 同陈明水三谢古林同宿白云一首 》 —— [ 明 ] 王渐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