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篮舆(lán yú):古代的一种轿子。
- 芝畦(zhī qí):种有灵芝的田地,比喻仙境或幽雅之地。
- 竹浒(zhú hǔ):竹林边的水滨。
- 燕子家:燕子筑巢的地方。
- 午夜:半夜。
- 亭台: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建筑物。
- 渡月:月光照射下的水面。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调驯鹤:驯养鹤鸟。
- 扫落霞:扫去晚霞的余晖。
- 廿载(niàn zǎi):二十年。
- 诗句:诗的语言。
- 答平华:回应平凡的生活。
翻译
乘坐着轿子远行至种满灵芝的幽雅之地,竹林边的水滨隐约可见燕子筑巢的家。 在夜半时分,站在亭台上观赏月光在水面上的倒影,清爽的秋日里,帘幕外飘落着花瓣。 主人静坐之后开始驯养鹤鸟,童子闲暇时则扫去晚霞的余晖。 二十年来的旧日游历留下了什么?只有用诗句来回应这平凡而美好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田园风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诗中“篮舆远入芝畦苑”等句,以远行的视角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后文通过对月夜、秋花、驯鹤、落霞等元素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结尾的“廿载旧游何所有,只将诗句答平华”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记录。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
王渐逵的其他作品
- 《 别少参王一江 》 —— [ 明 ] 王渐逵
- 《 留别伦右溪十咏青萝山 》 —— [ 明 ] 王渐逵
- 《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 其二 》 —— [ 明 ] 王渐逵
- 《 答佛山社老见寄和韵二首答洗锦厓 》 —— [ 明 ] 王渐逵
- 《 镇海楼夜宿同区白斋江虚谷何古林伦右溪联句 》 —— [ 明 ] 王渐逵
- 《 题樾森楼四首 》 —— [ 明 ] 王渐逵
- 《 近日见此德之所以不进者只是此心原不洁静故欲来染之是以未得清明潇洒之乐因思程子云凡有意向皆是欲欲心甚惕然每念平时作诗文著述欲自见之于世周理人事欲得而不失者皆是欲也方欲打点搜出一洗而空之而伦樾溪适柬至云昨梦有司为子起牌坊先拟行道二字为扁仆不可乃以无欲扁之噫岂天意有造于予乎哉夫无欲之义周子为以学圣之要而程子又发明之可谓尽矣吾人循此自立乃圣贤之正脉路也因作诗以答于樾溪复以自警云 》 —— [ 明 ] 王渐逵
- 《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区令尹白斋 》 —— [ 明 ] 王渐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