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黄龙寺

锦屏历尽礼云窝,问道黄龙月夜过。 五百应真窥海藏,三千秘密听弥陀。 鸟依龙树传经寂,僧照寒潭悟法多。 欲向东林仍载酒,空斋宁许病维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屏:指庐山的美景。
  • 历尽:走遍。
  • 礼云窝:指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参拜。
  • 问道:寻求宗教或哲学的真理。
  • 黄龙:指黄龙寺,位于庐山。
  • 月夜过:在月光下经过。
  • 五百应真:指五百罗汉,佛教中的高级修行者。
  • 窥海藏:窥视深奥的佛法。
  • 三千秘密:指佛法的深奥和广泛。
  • 听弥陀:听闻阿弥陀佛的教诲。
  • 鸟依龙树:鸟儿栖息在龙树(菩提树)上。
  • 传经寂:传递佛经的寂静。
  • 僧照寒潭:僧人在寒冷的潭水旁照见自己的内心。
  • 悟法多:领悟佛法的机会多。
  • 东林:指东林寺,也是庐山的一个著名寺庙。
  • 仍载酒:仍然带着酒。
  • 空斋:空无一人的僧房。
  • 宁许:怎能允许。
  • 病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的菩萨,常以病态示人,此处指自己因病不能前往。

翻译

走遍了庐山的美景,最终来到云雾缭绕的山中参拜,夜晚在月光下经过黄龙寺,寻求宗教的真理。这里有五百罗汉在窥视深奥的佛法,三千佛法的秘密在这里被广泛听闻。鸟儿栖息在菩提树上,传递着佛经的寂静;僧人在寒冷的潭水旁,有更多机会领悟佛法。我本想带着酒再次前往东林寺,但怎能允许自己因病而不能前往,就像维摩诘菩萨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弘诲在庐山黄龙寺的宗教体验和内心感悟。诗中,“锦屏历尽礼云窝”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美和对宗教的虔诚;“问道黄龙月夜过”则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真理的追求。后两句通过对五百罗汉和三千佛法的描述,展现了佛法的深奥和广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因病不能前往东林寺的遗憾,以及对宗教生活的向往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宗教和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