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衲外:指僧人的衣外,即世俗之外。
- 元无象:原本没有形迹。
- 底说:究竟说什么。
- 传印:传承佛法。
- 得何心:得到什么心得。
- 伏魔:降伏心魔。
- 宁是兽:难道是野兽。
- 巢顶:在头顶筑巢,比喻高远不可及。
- 观色:观察色相,指观察世间万物。
- 风驱雾:风驱散雾气。
- 雪洒林:雪覆盖树林。
- 凡归:平凡的归宿。
- 高岑:高山。
翻译
在僧衣之外,世界原本无迹可寻,我只能通过言语寻找那条路。 询问禅理,究竟该说些什么?传承佛法,又得到了什么心得? 群山尚未完全领悟,一室之深也难以彻底放下。 降伏心魔,难道是野兽所为?在头顶筑巢,也非禽鸟之举。 观察世间万物,如同风驱散雾气;聆听自然之声,宛如雪覆盖树林。 平凡的归宿即是归宿,不必非要指向高山之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禅理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修行与归宿的深刻思考。诗中“衲外元无象”展现了世俗之外的虚无,而“问禅将底说”则体现了对禅理的探寻。后文以自然景象比喻修行境界,如“风驱雾”、“雪洒林”,形象生动。结尾“凡归是归处”强调了平凡即道的思想,不必追求高远,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