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投所知

若以名场内,谁无一轴诗。 纵饶生白发,岂敢怨明时。 知己虽然切,春官未必私。 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名场:科举时代的考场。
  • 纵饶:即使。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春官:指礼部,负责科举考试的部门。
  • :偏袒。

翻译

如果在科举的考场中,谁没有一卷诗文呢? 即使头发已经斑白,又怎敢抱怨这个清明的时代。 虽然渴望得到知己的赏识,但礼部未必会偏袒我。 宁愿让我的读书之眼,不去期待看花的时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科举考试失败后的心情。诗中,“名场”、“春官”等词语直接指向科举制度,而“纵饶生白发”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尽管渴望得到认可(“知己虽然切”),但作者也清醒地认识到科举的公正性(“春官未必私”)。最后两句“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则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功名的淡泊,宁愿专心读书,也不愿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期待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