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雨声。
- 景象:景色,景象。
-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季节。
- 莺翅重:形容莺鸟因雨水而翅膀沉重。
- 土膏虚:土壤因雨水而变得松软。
- 细濛:细雨朦胧的样子。
- 台榭:高台和亭子。
- 涟漪:水面上因外力而产生的波纹。
- 乖慵:懒散,不勤快。
- 中酒:饮酒过量。
翻译
春雨萧萧,时而密集时而稀疏,这样的景象在春夏秋三季中都难以比拟。寒意渗入远处的林中,使得莺鸟的翅膀显得沉重;温暖的雨水滋润着新长出的麦苗,使得土壤变得松软。细雨朦胧地覆盖着高台和亭子,阳光微弱;水面上的涟漪悄悄上涨,仿佛要惊动水中的鱼儿。只有那些懒散多睡的人,才会选择关上门,喝醉酒,悠闲地阅读书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的细腻景象,通过“萧萧”、“密还疏”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春雨的特点。诗中“寒入远林莺翅重”和“暖抽新麦土膏虚”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后两句则通过“细濛台榭”和“潜涨涟漪”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与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