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 岑参
杉冷晓猿悲,楚客心欲绝。 孤舟巴山雨,万里阴台月。 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 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 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 敝庐终南下,久与真侣别。 道书谁更开,药灶烟遂灭。 顷来压尘网,安得有仙骨。 岩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客:指楚地的旅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巴山:山名,在今重庆市东部。
  • 阴台:指阴暗的台阶或高台。
  • 水宿:指在水边过夜。
  • (chēng):红色,这里指脸色红润。
  • 金丹:古代道士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
  • 方士:古代指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
  • 口诀:指传授的秘诀或要诀。
  • 敝庐:谦辞,指自己的简陋住所。
  • 真侣:指道士或修真的人。
  • 道书:指道教的经书。
  • 药灶:炼丹用的炉灶。
  • 顷来:近来。
  • 尘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 仙骨:指修炼成仙的资质。
  • 岩壑:山岩和深谷,指隐居的地方。
  • 公卿:古代的高官显贵。

翻译

杉树在寒冷的早晨显得凄凉,猿猴的叫声悲哀,楚地的旅人心中感到极度的悲伤。 孤舟在巴山的雨中,远望万里之外的阴暗台阶上的月光。 在水边过夜已经很久,芦花白得像雪一样。 容颜已经老去,难以再红润,拿起镜子看着自己的鬓发感到悲伤。 早年喜好炼制金丹,方士传授了口诀。 我的简陋住所在终南山下,久已与真正的道侣分别。 道书谁还会再翻开,药灶的烟也已熄灭。 近来被尘世的纷扰所压,怎能拥有仙骨。 山岩和深谷啊,归来吧,那些公卿又算得了什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杉冷晓猿悲”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愁。后文提到“早年好金丹”,反映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的兴趣,但现实的“尘网”使他感到束缚,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情。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