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诗二首
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
偶从谏官列,谬向丹墀趋。
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
抚剑伤世路,哀歌泣良图。
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
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谩(màn):空,徒然。
- 弯弓:拉弓,指学习射箭。
- 狂胡:指外族侵略者。
- 谏官:古代负责向君主提建议和批评的官员。
- 丹墀(chí):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这里指朝堂。
- 匡:辅助,帮助。
- 抚剑:手抚剑柄,表示准备战斗或感慨时世。
- 良图:良好的计划或抱负。
- 览镜:照镜子。
翻译
早知道会遇到乱世,年轻时就不该白白读书。后悔没有学习射箭,那样就可以向东去射杀那些疯狂的胡人。偶然间成为谏官,错误地向朝堂走去。未能帮助我的君主,空有一个丈夫的名号。手抚剑柄感慨世道,悲歌中哭泣着我的美好计划。建立功业现在已太迟,照镜子时悲叹着白发。我一生忠诚正义,不敢私自珍惜自己的微小生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岑参在乱世中对自己未能以武力保卫国家的懊悔和自责。诗中,“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和对过去选择的反思。后文通过“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懊悔情绪。诗人的忠诚和责任感在“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中得到了体现,展现了他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悲壮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角色的严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