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促杼(cù zhù):急促的织布声。
- 秋兴:秋天的思绪或情感。
- 月桂:一种常绿小乔木,古希腊人用以制作胜利者的花环,此处可能指月光下的桂树。
- 难世:艰难的时代。
- 隐遁:隐居避世。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公道:公正的道理或法则。
- 陶家壁:指陶渊明的家,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和诗人。
- 精灵物:指陶渊明壁上的画或装饰物,具有灵性。
- 梭(suō):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翻译
织布声急促,萤火虫的光影繁多,江边的秋思让我独自感到难过。 云遮挡了月光下的桂树,几枝树枝似乎带着恨意,烟雾笼罩着渔船,传来一曲歌声。 在这个艰难的时代,即使有人选择隐居,但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公正的法则又将如何呢? 陶渊明家壁上的那些有灵性的物品,在风雨未来之前,终究只是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江边的景象,通过“促杼声繁萤影多”和“云遮月桂几枝恨”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难世斯人虽隐遁,明时公道复如何”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公理正义的深刻思考。最后以“陶家壁上精灵物,风雨未来终是梭”作结,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