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途中

细雨如尘散暖空,数峰春色在云中。 须知触目皆成恨,纵道多文争那穷。 飞燕有情依旧阁,垂杨无力受东风。 谁能会得乾坤意,九土枯荣自不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坤(qián kūn):天地、宇宙。
  • 九土:指中国的九州,泛指全国各地。
  • 纵道多文:即使言辞华丽。
  • 争那穷:怎能摆脱困境。

翻译

细雨如尘埃般散落在温暖的空中,几座山峰的春色隐约在云雾之中。 要知道眼前所见的一切都可能成为遗憾,即使言辞再华丽,也难以摆脱困境。 飞燕依旧怀着深情停留在阁楼上,垂柳无力地承受着东风的吹拂。 谁能真正理解天地间的意志,各地的兴衰荣枯自有不同。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暮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的交织。诗中“细雨如尘散暖空”一句,既描绘了春雨的细腻,又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遗憾。后句“须知触目皆成恨”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结尾的“谁能会得乾坤意,九土枯荣自不同”则升华了主题,以天地之大、九州之广来象征人生的多样性与不可预测性,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深刻而独特的感悟。

李咸用

李咸用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