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为儒自愧已多年,文赋歌诗路不专。 肯信披沙难见宝,只怜苫草易成编。 燕昭寤寐常求骏,郭隗寻思未是贤。 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鹄岂无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赋:指文学作品。
  • 歌诗:诗歌。
  • 路不专:指在文学创作上不够专注或不够专业。
  • 披沙:比喻从众多事物中筛选出精华。
  • 苫草:指粗糙的草料,比喻粗糙的作品。
  • 成编:编纂成书。
  • 燕昭:指战国时期的燕昭王,以贤明著称。
  • 寤寐:醒着和睡着,形容非常渴望。
  • 求骏:寻找良马,比喻寻求贤才。
  • 郭隗:战国时期的贤士,燕昭王曾向他求教。
  • 未是贤:不是真正的贤人。
  • 初心:最初的心愿或志向。
  • 希一试:希望尝试一次。
  • 箭穿正鹄:箭射中靶心,比喻能够达到目标。
  • 岂无缘:怎么可能没有缘分或机会。

翻译

我作为儒者已经自愧多年,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并不专业。 深知从众多作品中筛选出精华之难,只可惜粗糙的作品容易编纂成书。 燕昭王日夜渴望寻找贤才,而郭隗思考后认为自己并非真正的贤人。 我仍坚守初心,希望有机会一试,箭射中靶心,怎能说没有缘分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自省与期望。诗中,“为儒自愧已多年”一句,既显示了作者的谦逊,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自我要求。通过“披沙难见宝”与“苫草易成编”的对比,作者深刻地指出了文学创作中精华与粗糙的差异。后两句则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虽非顶尖贤才,但仍怀揣初心,渴望有机会证明自己的决心和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李咸用

李咸用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