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轻薄篇

· 李益
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雕鹗同飞翻。 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鞍挟弹平陵园。 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玉色当金尊。淮阴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 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红尘昏。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 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雠亦报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àn):古代盛箭的器具。
  • 雕鹗:指猛禽,比喻英俊的人才。
  • 九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比喻繁华的都市。
  • 燕雁:指燕子和大雁,常用来比喻离别的哀愁。
  • 挟弹:手持弹弓。
  • 平陵园:指墓地,这里可能指诗人追思之地。
  • 青楼:古代指妓院,也泛指豪华的楼阁。
  • 金尊:金制的酒杯,泛指贵重的酒器。
  • 淮阴少年:指淮阴地区的年轻人,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对手或朋友。
  • 白日欲落红尘昏:形容天色渐晚,尘世纷扰。
  • 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

翻译

豪迈不必骑千骑,雄壮不在佩戴双鞬。天生俊逸之气自然相随,与雕鹗一同翱翔天际。 在繁华的都市中行走不得意,挥鞭策马奔向城西的原野。忽然听到燕雁的叫声远去,回马持弹弓前往平陵园。 归来时青楼的曲还未过半,美人如玉般的美貌正对金尊。淮阴的少年不甘示弱,酒酣之际半笑倚在市门。 怎知我心中有不平之色,白日将落,红尘昏暗。生死容易如同反掌,得意与失意只因一言。 少年啊,只管饮酒,不必多问,此中既有报仇也有报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豪迈不羁的少年形象,他不受世俗束缚,追求自由与激情。诗中通过对比繁华都市与辽阔原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激愤,以及对生死、得失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豪放,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世界。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