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回军三韵

· 李益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 万里将军没,回旌陇戍秋。 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头:指陇山之巅,陇山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处。
  •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空间遥远。
  • 将军没:将军战死。
  • 回旌:回师的旗帜。
  • 陇戍:陇山的边防驻军。
  • 呜咽水:形容水声悲切,如同哭泣。
  • 故营:旧时的军营。

翻译

我一步步登上陇山的顶峰,陇上的月亮昏暗而悠远。 万里之外的将军已经战死,回师的旗帜在陇山的边防驻军中飘扬,正值秋天。 是谁让这悲切的水声,再次流入旧时的军营,流淌不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通过“陇月暗悠悠”、“回旌陇戍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诗中“将军没”三字,简洁而沉重,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军的牺牲。结尾的“呜咽水,重入故营流”则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流水赋予情感,仿佛在为战死的将军哭泣,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哀思和对英勇将士的缅怀。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

李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