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许浑先辈

· 杜牧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 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 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 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北:指古代蓟州(今河北省北部)以北的地区。
  • 湘南:指湘江以南的地区,即今湖南省南部。
  • 沧海:古代对大海的称呼。
  • 白头:指年老,头发变白。
  • 塞路:边塞的道路,指边疆。
  • 落晖:夕阳的余晖。
  • 鸳鹭:鸳鸯和鹭鸶,常用来比喻伴侣或朋友。
  • 霄汉:天空,比喻高远的地方。

翻译

蓟北的大雁刚刚南飞,湘南的春天又回来了。 水流奔向大海,急速而逝,人到老年,白头的人越来越少。 边塞的道路尽头在哪里,我忧愁地望着夕阳的余晖。 最终还是要与朋友携手同行,一起飞向高远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与朋友共同追求更高的理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