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 岑参
漫漫澄波阔,沈沈大厦深。 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 汲引窥兰室,招携入翰林。 多君有令子,犹注世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漫:广阔无边的样子。
  • 澄波:清澈的水波。
  • 沈沈:深邃的样子。
  • 秉心:持心,坚持心志。
  • 匪席:不像席子那样可以卷曲,比喻坚定不移。
  • 行义:行善,做正义之事。
  • 挥金:慷慨施舍,指慷慨解囊,帮助他人。
  • 汲引:提拔,引荐。
  • 兰室:高雅的居室,比喻高洁的境地。
  • 招携:招揽,邀请。
  • 翰林:古代官名,指文学之士。
  • 多君:赞美对方。
  • 令子:优秀的儿子。
  • :关注,关心。
  • 世人:普通人,大众。

翻译

广阔无边的清澈水波,深邃的大厦。 坚持的心志坚定不移,行善时总是慷慨解囊。 提拔引荐人才进入高洁的境地,招揽邀请文学之士。 赞美您有一个优秀的儿子,他依然关心着普通人的心。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河西太守杜公的高尚品德和家族的优秀传承。诗中,“漫漫澄波阔,沈沈大厦深”描绘了杜公的胸怀和地位,象征其深邃的智慧和广阔的视野。“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直接赞扬了杜公坚定不移的品格和慷慨助人的行为。后两句则通过“汲引窥兰室,招携入翰林”展现了杜公提拔人才的善举,以及对文学的重视。最后,“多君有令子,犹注世人心”不仅赞美了杜公的儿子,也表达了杜公家族对普通人的关怀,体现了其家族的仁爱之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公及其家族的崇高形象。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