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酬别:答谢送别。
- 令狐:人名,可能是李商隐的朋友或同僚。
- 夏仍半:夏天还未结束。
- 回途秋已期:返回时已是秋天。
- 那脩:那人,指令狐。
- 直谏草:直接进谏的草稿,比喻直言不讳。
- 更赋:再次作诗。
- 赠行诗:为送别而作的诗。
- 锦段:华美的绸缎,比喻美好的事物。
- 知无报:知道无法回报。
- 青萍:一种水草,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肯见疑:岂能被怀疑。
- 通塞:顺利与困难。
- 公等:你们,指令狐及其同僚。
- 系安危:关系到安全与危险。
- 警露:因露水而警觉。
- 鹤辞侣:鹤离开伴侣。
- 吸风蝉抱枝:蝉在枝头吸风,比喻坚守岗位。
- 弹冠:整理帽子,准备上任。
- 如不问:如果不询问。
- 扫门时:打扫门前的时候,比喻准备迎接客人。
翻译
在夏天还未结束时惜别,返回时已是秋天。 那人曾直言进谏,又再次作诗赠我行。 我知道无法回报你的美好,岂能被微不足道的事物所怀疑。 人生有顺利与困难,你们关系到安全与危险。 因露水而警觉的鹤离开了伴侣,蝉在枝头吸风坚守岗位。 如果你们不询问,我又到了打扫门前迎接客人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答谢令狐送别之作,表达了对令狐直言进谏和赠诗的感激之情。诗中,“锦段知无报”一句,既表达了对令狐美好情谊的珍视,又透露出自己无法回报的无奈。后两句则通过对人生通塞和公等安危的对比,强调了令狐及其同僚的重要性。最后以鹤辞侣、蝉抱枝的意象,暗示了自己坚守岗位、等待令狐再次到来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