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城郭:城墙,这里指城市。
  • 休过:不要经过。
  • 识者稀:认识的人很少。
  • 哀猿:悲伤的猿猴。
  • 柴扉:简陋的木门。
  • 沧江:泛指江河。
  • 樵渔路:砍柴和捕鱼的路。
  • 日暮:傍晚。

翻译

不要经过那座城市,因为那里认识的人很少, 在猿猴悲伤的啼叫声中,有一扇简陋的木门。 沿着江边的白日,是樵夫和渔民的路, 傍晚时分,归来时,雨水已湿透了衣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通过“城郭休过识者稀”表达了隐者远离尘嚣、独享清静的心境。诗中的“哀猿啼处有柴扉”以猿啼为背景,增添了隐居地的幽静与凄凉。后两句“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隐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