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

· 杜牧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谢朓(xiè tiǎo):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此处指宣州曾是谢朓的城池。
  • 东吴: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政权,此处指宣州地理位置在古东吴境内。
  • 烟坞(yān wù):烟雾缭绕的山谷或村落。
  • 朱阁(zhū gé):红色的楼阁。
  • 粉堵(fěn dǔ):粉墙,指涂有白粉的墙壁。

翻译

宣州曾是南朝谢朓的城池,位于古东吴的深远处。 亡国的痕迹如飞鸿般消逝,留下的寺庙隐藏在烟雾缭绕的山谷中。 寺庙的楼阁高达九十尺,回廊环绕着四百根柱子。 在高低错落之间,风儿轻绕着松树和桂树。 青苔映照着红色的楼阁,两只白鸟相互呢喃。 溪水的声音渗入僧人的梦境,月色照耀着粉墙。 无论早晚,景色都如此迷人,凭栏远眺,古今交织。 留下一杯酒,我站在前山,观赏春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宣州开元寺的静谧与古朴,通过对比南朝的繁华与现今的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风绕松桂树”、“青苔照朱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结尾处的“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留恋,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