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

· 杜牧
城高倚峭巘,地胜足楼台。 朔漠暖鸿去,潇湘春水来。 萦盈几多思,掩抑若为裁。 返照三声角,寒香一树梅。 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 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 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 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 棋翻小窟势,垆拨冻醪醅。 此兴予非薄,何时得奉陪。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峭巘(yǎn):险峻的山峰。
  • 朔漠:北方的沙漠。
  • 潇湘:指湘江,湖南的主要河流。
  • 萦盈:缠绕盈满,形容思绪纷繁。
  • 掩抑:压抑,抑制。
  • 返照:夕阳的余晖。
  • 三声角:古代军中或城头的号角声,通常吹三声。
  • 寒香:指梅花的香气。
  • 乌林:地名,在今湖北省。
  • 赤壁:地名,著名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
  • 分符:古代官员出使或分封时所持的符节。
  • 颍川:地名,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
  • 吊屈:指吊唁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
  • 珠柱:古代乐器的一部分,这里指调弦。
  • 磨铅:古代用铅笔写字,磨铅即准备写字。
  • 勘玉杯:检查玉杯,这里可能指准备酒器。
  • 小窟势:指棋局中的小陷阱或复杂局势。
  • 垆拨:拨动酒垆,即调酒。
  • 冻醪醅:冷冻的酒。

翻译

城墙高耸依傍着险峻的山峰,地势优越,楼台众多。 北方的沙漠中温暖的鸿雁飞去,湘江的春水缓缓流来。 思绪纷繁缠绕,压抑着不知如何裁剪。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三声号角,寒梅的香气飘散在一树之间。 乌林的芳草遥远,赤壁的帆船健壮地展开。 往事只留下无尽的遗憾,东流的江水难道不会回转吗? 分封到颍川的政绩,吊唁屈原的才华在洛阳。 拂拭琴弦,调音,磨铅准备写字,检查玉杯。 棋局中翻转着小陷阱的局势,拨动酒垆,调制冷冻的酒。 这种兴致我并不浅薄,何时能得到机会与你一同享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与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中“城高倚峭巘,地胜足楼台”展现了壮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朔漠暖鸿去,潇湘春水来”则通过对比北方的荒凉与南方的生机,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后文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