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燕词

羽翼势虽微,云霄亦可期。 飞翻自有路,鸿鹄莫相嗤。 待侣临书幌,寻泥傍藻池。 冲人穿柳径,捕蝶绕花枝。 广厦来应遍,深宫去不疑。 雕梁声上下,烟浦影参差。 旧地人潜换,新巢雀谩窥。 双双暮归处,疏雨满江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鹄 (hóng hú):古代对天鹅的称呼,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书幌 (shū huǎng):书房的窗帘。
  • 藻池 (zǎo chí):长满水草的池塘。
  • 雕梁 (diāo liáng):雕刻精美的屋梁。
  • 烟浦 (yān pǔ):烟雾缭绕的水边。
  • (méi):水边,河岸。

翻译

燕子的羽翼虽然微小,但飞向云霄的梦想依然可期。 它们自由翻飞,自有其路,不必被鸿鹄所嘲笑。 它们等待伴侣,靠近书房的窗帘,寻找泥巴,依傍水草丛生的池塘。 穿过柳树间的小径,围绕着花枝追逐蝴蝶。 宏伟的房屋应该遍布,深宫之中去留无碍。 雕梁上回响着它们的声音,水边烟雾中身影参差不齐。 旧地的人们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新巢的雀鸟好奇地窥视。 双双归巢的傍晚,稀疏的雨滴洒满了江岸。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燕子的生活习性和飞翔姿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对燕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中“羽翼势虽微,云霄亦可期”展现了燕子虽小却志向远大的形象,而“飞翻自有路,鸿鹄莫相嗤”则强调了燕子自有一番天地,不应被他人轻视。后文通过对燕子日常活动的细腻描写,如“待侣临书幌,寻泥傍藻池”等,生动展现了燕子的生活场景,同时也隐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李建勋

李建勋,字致尧,广陵人。(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约八十一岁。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