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池阳:指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
- 渔阳:古代地名,这里比喻为和平繁荣之地。
- 凶年:指灾荒之年。
- 小康:指社会安定,人民生活相对富裕。
- 江路:指江边的道路。
- 客货:旅客和货物。
- 郡城:指池州城。
- 戎装:军装,这里指战争。
- 野色:田野的景色。
- 新麦:新收获的麦子。
- 莺声:黄莺的叫声。
- 嫩桑:嫩绿的桑叶。
- 逋民:逃亡的百姓。
- 仁政:指好的政治措施。
翻译
池州今天如同和平繁荣的渔阳,从灾荒之年转变为社会安定、人民生活相对富裕的小康状态。江边的道路平静,旅客和货物可以顺利通行,池州城安定后,战争的痕迹也消失了。田野的景色中,人们正在收获新麦,黄莺的叫声被摘取嫩绿桑叶的声音惊断。即使有些逃亡的百姓还未归来,但听到远方传来的仁政消息,他们也将很快回到家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池州从灾荒到安定的转变,通过对比“凶年”与“小康”,展现了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的幸福。诗中“江路静来通客货”和“郡城安后绝戎装”具体描绘了池州的和平景象,而“分开野色收新麦”和“惊断莺声摘嫩桑”则生动地表现了田园的宁静与丰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仁政的向往和对百姓归乡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人民安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