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

· 李颀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子兄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 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 宾客填街复满座,片言出口生辉光。 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 当时一顾登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 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苔绝知己。 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可为邻。 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拼音

所属合集

#行路难

注释

汉家:汉朝皇家。 名臣:有名的臣子。杨 德祖:杨修,字德祖,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曾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其才华曹操亦自叹不如,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东汉名臣杨震的玄孙,太尉杨赐之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后汉书》“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四代:四代人。 五公: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 享:享受。 茅土:白茅包裹的封土。代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父兄:父亲和兄长。泛指家中长辈。 子弟:子与弟,指子侄辈,泛指年轻后辈。 绾:系。挽;牵。掌握。 银黄:白银和黄金。银印和金印或银印黄绶。借指高官显爵。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李周翰注“银黄,谓银印黄绶。” 跃马:腾跃马匹。策马驰骋腾跃。指贵显得志。 鸣珂:鸣响玉珂。珂,马笼头上的饰玉。似玉的美石。白玛瑙。 朝:上朝拜见皇帝于。朝向。 建章:建章宫。汉代宫殿建筑群。在汉长安城直城门外的上林苑中。《三辅黄图》“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毁于新莽末年战火中。 火浣:火浣布,指用石棉纤维纺织而成的布。由于其具不燃性,在火中能去污垢。常称“火浣布”或“火烷布”。 单衣:单层的衣衫。单层无里子的衣服。古代官吏的服装,或为朝服。 绣:刺绣的。 方领:指领角呈方形的领型。如领面较窄,则称小方领。 茱萸:绣有茱萸的。又名“越椒”“艾子”,一种常绿带香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锦带:织锦的衣带。 玉:饰玉的。 盘囊:鞶囊。系在腰间的皮制囊袋,用以盛物。古代官吏用来盛印绶的革制袋囊。盘,通“鞶”。 宾客:贵宾和客人。 填街:填塞街道。 复:又,再。 满座:坐满座位。谓人多。 片言:只言片语。简短的文字或语言。 辉光:光辉华采。 世人:世上的人。时世之人。 逐势:追逐势力或时势。 争:争相。竞争于。奔走:急行。谓为一定目的而忙碌。奔走游说以趋利。 沥胆隳huī肝:隳肝沥胆。剖肝沥胆。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尽表忠心。隳,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隳肝,毁掉肝脏。沥胆,滴沥胆汁。 唯恐后:唯有恐惧落后。 当时:正当那个时候。昔时。 一顾:一看。一次回头顾看。 生:生出。产生。 青云:青色的云。青天的云。指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喻高官显爵。 自谓:自己称谓。自以为。 生死:生和死。从生至死。 长随君:长久跟随君王或君子。 一朝:一旦。一天早晨。 谢病:感谢病假。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因病。告病。 还:归还。 乡里:乡村和城市里巷。故乡的里巷。周制,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穷巷苍茫绝知己。 秋风落叶:指秋风扫尽了落叶,一片凄凉的场景。 闭:关闭。闭合。 重门:重重门户。双重的院门。 论交:争论与交谈。论辈分大小结交;交朋友。 竟谁是:究竟是谁。 薄俗:被淡薄忘记的好习俗。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嗟嗟jiē:感叹声声。表示招呼或感慨、赞美等。难重陈:难以重新陈述或陈列。 麋mí鹿:又名四不象,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得名四不像。 下为邻:下来作为邻居。 鲁连:鲁仲连,尊称“鲁仲连子”或“鲁连子”,战国末期齐国人。著名说客。助田单复兴齐国,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不肯做官,隐居东海。 所以:之所以。为此所以。 蹈:踏。赴。 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指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古往今来: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称:称作。称赞为。 达人:四处通达之人。通达事理的人。显赫发达之人。

《杂曲歌辞·行路难》是李颀的诗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绾银黄:指佩戴银印黄绶,是古代高级官员的标志。
  • 鸣珂:指马勒上的装饰品,行走时发出声响,象征贵族身份。
  • 建章:指皇宫。
  • 火浣单衣:传说中用火浣布制成的衣服,不畏火烧。
  • 茱萸锦带:用茱萸花纹装饰的锦带,茱萸在古代象征辟邪。
  • 玉盘囊:精美的玉制佩饰。
  • 沥胆堕肝:形容极度的忠诚和奉献。
  • 谢病:因病辞官。
  • 论交:谈论交情。
  • 薄俗:浅薄的风俗。
  • 鲁连:战国时期的智者,传说他不愿做官,宁愿蹈海而死。

翻译

唐朝的李颀在《杂曲歌辞行路难》中写道:汉朝的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有封地。父子兄弟都佩戴着银印黄绶,骑着装饰华丽的马,马勒上的装饰品发出声响,前往皇宫朝见。他们穿着不怕火烧的火浣布衣服,领口绣有花纹,腰间系着茱萸花纹的锦带,佩戴着精美的玉制佩饰。宾客满座,街巷都挤满了人,他们的话语一出,便光彩夺目。世人追逐权势,争相奔走,极尽忠诚,唯恐落后。一旦得到赏识,便自以为终身都会受到重用。然而一旦因病辞官回到乡里,便会发现自己已无人问津,穷巷中长满了苍苔,再也找不到知己。秋风扫落叶,重重门户紧闭,昨日还在谈论交情的人,如今已不知是谁。浅薄的风俗让人感叹,难以言说,深山中的麋鹿或许可以成为邻居。鲁连之所以选择蹈海而死,是因为他不愿做官,古往今来,他都被誉为达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德祖家族的兴衰描写,反映了唐代社会对权势的追逐和人际关系的浅薄。诗中“绾银黄”、“鸣珂”等词语描绘了杨家昔日的辉煌,而“谢病还乡”、“穷巷苍苔”则揭示了他们失势后的凄凉。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和对真正达人的赞美。诗的结尾提到鲁连,意在表明真正的达人应超脱世俗,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李颀

李颀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