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全诗从静夜钟漏声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幽渺隐密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秾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而后点出一场幽会已经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最后画面转为明亮,写南塘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一层又一层地渲染,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促漏:古代计时器,指漏壶中的水滴得很快,表示时间紧迫。
- 遥钟:远处的钟声。
- 报章:指钟声和漏声交织,如同文章中的字句,重叠难分。
- 杳(yǎo):深远,难以捉摸。
- 舞鸾镜匣:指装饰有鸾凤图案的镜子和匣子,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梳妆用品。
- 收残黛:收拾起残留的眉笔,黛是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颜料。
- 睡鸭香炉:形状像鸭子的香炉,用来熏香。
- 夕熏:晚上的熏香。
- 归去:指女子思念的人归来。
- 向月:对着月亮,表示思念之情。
- 梦来:梦中来访。
- 更为云:变成云,形容梦境虚幻。
- 南塘:南边的池塘。
- 蒲堪结:蒲草可以编织成结,这里指蒲草茂盛。
- 鸳鸯:水鸟,常用来象征恩爱夫妻。
- 护水纹:在水面上游动,形成波纹。
翻译
漏壶中的水滴得急促,远处的钟声回荡,动静交织,如同重叠的文章,难以分辨。装饰着鸾凤的镜匣中,收拾起残留的眉笔,睡鸭形状的香炉换上了晚上的熏香。归来的人定会对着月亮思念,梦中来访的人又会在哪里变成云呢?南边的池塘渐渐暖和,蒲草茂盛,可以编织成结,一对对鸳鸯在水面上游动,形成美丽的波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充满思念的夜晚。通过漏壶、钟声、镜匣、香炉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夜晚的画面,透露出女子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表达了女子对归人的期盼和对梦境的无奈,情感细腻而含蓄。结尾的“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则以自然景物的和谐美好,象征着女子心中的爱情理想,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