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干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
  • 平羌:指平定羌族的叛乱。
  • 宣室: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 螭头: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形似龙而无角,这里比喻高官显贵。
  • 干泉:指宫廷中的泉水。
  • 豹尾:古代帝王仪仗中的一种装饰,这里比喻权贵。
  • 别馆:指帝王的行宫或别墅。
  • 云雨梦:比喻男女欢会。
  • 后门:指宫廷的后门。
  • 蕙兰丛:比喻美女。
  • 灞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 夜猎:夜间打猎。
  • 田窦:指田蚡和窦婴,两人都是汉武帝时期的权臣。
  • 寒郊:冷清的郊外。
  • 转蓬:随风转动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这位少年是外戚中平定羌族叛乱的首功之臣,二十岁时就获得了重封。他直登朝廷的高位,如同站在宣室的螭头之上,横过宫廷的泉水,身处于权贵的豹尾之中。在别馆中醒来,仿佛经历了云雨之梦,从后门归去,身边围绕着如蕙兰般的美女。他曾随田蚡和窦婴在灞陵夜猎,却不识得那冷清郊外随风转动的蓬草,象征着他未曾经历过漂泊不定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外戚功臣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他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与他在私人生活中的享乐,展现了他的荣耀与安逸。诗中运用了许多宫廷和权贵的象征,如“宣室螭头”、“干泉豹尾”,以及美女和夜猎的场景,来强调他的特权和优越。末句“不识寒郊自转蓬”则隐含了对这种生活可能带来的无知和脆弱的批评,暗示了这位少年可能未曾经历过真正的艰辛和挑战。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