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二首始皇

· 李昱
驰车霸上语张良,舞剑鸿门却项庄。 交友恩深虽可报,君臣义重忍相忘。 楚歌自此闻垓下,汉爵徒能得射阳。 若识五文龙虎气,丁公遭戮独堪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霸上(bà shàng):古地名,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 张良(Zhāng Liáng):楚汉之间的谋士。
  • 鸿门(hóng mén):指项庄与刘邦在鸿沟相遇的地方,也指项庄的兵变。
  • 楚歌(chǔ gē):楚国的歌曲。
  • 垓下(gāi xià):指垓下之战,项羽战败于垓下。
  • 射阳(shè yáng):古地名,在今天的江苏省射阳县。
  • 五文龙虎(wǔ wén lóng hǔ):指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龙、虎、凤、龟、蛇。
  • 丁公(Dīng Gōng):指丁公,即丁令威,汉代名将。

翻译

咏史十二首始皇

驾着马车,霸占了霸上,谈论着张良,挥舞着剑,鸿门之下,项庄却败给了刘邦。彼此交情深厚,虽然可以回报,但君臣之间的义重如山,却忍心相互遗忘。楚国的歌声从此传遍了垓下,汉朝的封爵却只能得到射阳。如果能够理解五行的龙虎之气,丁公却遭受了残酷的处决,这让人痛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以及项羽、刘邦之间的恩怨情仇。诗中通过提及霸上、张良、鸿门、垓下等历史事件和地名,展现了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君臣之间的情义和忠诚,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残酷和无奈。整体氛围庄重,意境深远,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与悲壮。

李昱

元太原榆次人,字仲明,号中和。至元三年辟为四川行省员外郎,九年改东川顺庆宣课大使。官至成都防城总管。卒谥忠敏。 ► 4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