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

论交无久暂,欢会慰天涯。 情惬邱中赏,言多物外期。 乡心砧杵急,秋色鬓毛知。 拚醉兹宵酒,城头漏下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吴孝廉(wú xiào lián):指吴孝廉,为诗人李孙宸的友人。

光卿(guāng qīng):指韩绪仲,为诗人李孙宸的友人。

曾元(céng yuán):指曾元鲁,为诗人李孙宸的友人。

砧杵(zhēn chǔ):古代用来捶打衣物的工具。

鬓毛(bìn máo):指太阳穴旁的头发。

拚醉(pàn zuì):争相喝醉。

宵酒(xiāo jiǔ):深夜饮酒。

漏(lòu):古代计时的器具,用水滴的速度来计时。

翻译

吴孝廉、光卿和曾元鲁先生初次相聚,邀请我一同共度夜晚,但曾元鲁、黎不回,未能前来。我们在邱园中相互欢聚,畅谈,心情舒畅,谈论的话题也超越了寻常。思念家乡之情让我心急如焚,秋日的景色使我感受到岁月的变迁。我们争相饮酒,直到深夜,城头的水漏声已经响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展现了友情之深厚和别离之情怀。诗中通过描写友人之间的相聚、畅谈和共饮,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家乡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饮酒的场景,展现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家乡的深厚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