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治甫邓伯乔何龙友朱惟四何伯承游峡山登眺虚岩绝顶得二十韵

神工开佛刹,鬼斧凿虹桥。 两峡攒流小,孤峰抱寺遥。 烟霞低几槛,钟梵落江潮。 洞古云常湿,崖阴雪未消。 昔来望空翠,此日陟岧峣。 萝月诸天近,松风万壑骄。 鸟啼皆说法,霞起尽成标。 灵药芝田供,金绳觉路招。 日车何用驾,风驭似相邀。 鹤度瑶笙响,云开绛节朝。 尘襟思洗涤,仙路隔冥寥。 俯仰成今昔,年华老世嚣。 此身何著落,生趣转萧条。 方外期高尚,区中惬久要。 宁须待婚嫁,且去混渔樵。 服制山中薜,粮收峡口苗。 回头当早早,失路恐迢迢。 有分寻真去,无才免俗谯。 悟来翁失马,梦去鹿蒙蕉。 天明解缆去,又任梗蓬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岩(xū yán):虚假的山石。
  • 梧桐(wú tóng):一种树木,叶子大而美丽。
  • 钟梵(zhōng fàn):佛寺钟声和梵呗声。
  • 洞古(dòng gǔ):古老的洞穴。
  • 岧峣(jiū yáo):高峻的山峰。
  • 灵药(líng yào):神奇的药物。
  • 金绳(jīn shéng):传说中用来引导灵魂的金绳。
  • 瑶笙(yáo shēng):传说中神仙所用的笙。
  • 绛节(jiàng jié):红色的绳结。
  • 混渔樵(hùn yú qiáo):指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不受世俗拘束。
  • (bì):一种藤本植物。
  • 俗谯(sú qiáo):世俗的陷阱。
  • 悟来翁失马(wù lái wēng shī mǎ):指领悟了道理的老人却失去了马,比喻得失相伴。
  • 鹿蒙蕉(lù méng jiāo):指鹿在吃香蕉,形容不合常理的景象。
  • 梗蓬(gěng péng):枯萎的蓬草。

翻译

神灵开创佛寺,鬼斧凿出彩虹桥。 两山峡间河水汇聚,孤峰环抱寺庙遥遥可见。 烟霞轻轻飘过栏杆,佛寺钟声与梵呗随江潮而落。 古洞常被云雾笼罩,山崖阴影下的积雪未曾融化。 往昔眺望空中翠绿,今日攀登高峻山峰。 月亮如萝卜悬挂天空,松树的风声在峡谷中回荡。 鸟儿鸣叫仿佛在传授佛法,霞光升起成为标志。 灵药生长在芝田,金绳引领前路。 太阳车辆何需驾驶,风儿似乎在邀请前行。 白鹤飞过奏响瑶琴,云层敞开迎接早晨的阳光。 心灵的尘埃期待被洗净,通往仙境的路途隔绝幽深。 回首回顾过去与现在,岁月的痕迹在喧嚣中老去。 这个身体将何去何从,生活的乐趣渐渐消逝。 向往方外的高尚,却在尘世中找到满足。 不必等待婚姻,暂且离去过隐居的生活。 在山中采集薜荔,峡谷口种植庄稼。 回头看看,早早离去,迷失方向恐怕会漫长。 有缘寻找真理,无才免于世俗的陷阱。 领悟了道理的老人却失去了马,梦中鹿在吃香蕉。 天明时解开缆绳离去,又任梗蓬随风飘荡。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揉合了神秘的宗教意象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探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灵性的深刻感悟,引人深思。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