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哀十首

· 李江
桑榆晚影自凄凉,泣月悲风问彼苍。 中馈甘为荆布拙,寒门未识绮罗香。 同声同气成虚事,宜室宜家了一场。 脩短有期虽古语,桑榆晚影自凄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桑榆(sāngyú):指夕阳的影子。泣月:哭泣的月亮。彼苍(bǐ cāng):指天空。中馈(zhōng kuì):中等的饭食。荆布(jīng bù):粗糙的布料。绮罗(qǐ luó):华丽的绸缎。

翻译

夕阳的影子显得凄凉,月亮似乎在哭泣,风儿在问询天空。吃的是普通的饭食,穿的是粗糙的布料,家境贫寒,不懂得华丽的绸缎之香。大家说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的事,但却都是虚幻的。适合的房屋,适合的家庭,都只是一场空幻。人生的长短有着既定的时限,夕阳的影子显得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下的凄凉景象,表达了生活中的平凡与无奈。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将人生的无常和现实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反复出现的“桑榆晚影自凄凉”一句,通过影子的比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不禁感叹生活的无常和变化。

李江

李江,字朝宗,号亦山。开平人。明孝宗弘治五年(一四九二)举人。任广西梧州推官,以文章忤当道,罢归。有《亦山先生遗稿》四卷。清道光《肇庆府志》卷一八、民国《开平县志》卷三二有传。李江诗,以李文约藏清道光十五年刊本《亦山先生遗稿》为底本。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