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者

千仞胸怀七尺身,蒯缑又逐帝京尘。 刚成自是谋王手,唐举何曾善相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千仞:形容胸怀广阔,有大志向。蒯缑: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代指有志向的人。帝京:指京城,即长安。谋王手:指有谋略的才能。唐举:指唐朝科举制度中选拔人才的考试。相人:指相面,预测人的命运。

翻译

胸怀宽广,身材高大,志向远大,又在追逐着长安城的尘埃。一旦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就是为了辅佐君王,但在唐朝科举考试中,却从未被看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胸怀大志、有才华却未得到重用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对这样一个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浪费和局限,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遗憾之情。

沈守正

明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无回。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都察院司务。工画,擅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