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乐亭二首

苔痕临水润,树叶近秋稀。 细雨群农集,残阳一鸟归。 村童收滞穗,野老候空扉。 亦有躬耕意,青莎拟制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苔痕(tái hén):湿润的青苔痕迹。 秋稀:秋天的叶子稀疏。 滞穗(zhì suì):成熟的谷穗。 空扉:空着的门扉。 躬耕(gōng gēng):亲自耕种。 青莎(qīng shā):粗布。

翻译

青苔痕迹沾湿了水边,秋天的树叶变得稀疏。 细雨中农民们聚集在一起,夕阳下一只鸟归巢。 村里的孩童在收割成熟的谷穗,野外的老人在等待着空着的门扉。 他们也有耕种的心思,打算用粗布制作衣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一幕,展现了农民们勤劳耕作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苔痕、树叶、细雨、残阳等细节,将田园风光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表现了农民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劳作的热爱,展现了一种朴实而美好的田园生活。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