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曹娥

· 周巽
晔晔枝上花,随风早飘忽。 娟娟如花颜,痛父逆潮没。 哀号诉江神,焉得收父骨。 临流遂自沉,死抱父尸出。 海涛助声悲,山云共愁结。 事在汉安年,诔成度尚笔。 孝哉曹娥心,明明如皦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晔晔(yè yè):形容光亮、鲜明。
  • 飘忽:形容物体轻快地移动。
  • 娟娟:形容女子容貌美好。
  • 逆潮:逆流而上,这里指曹娥的父亲被潮水卷走。
  • 哀号:悲痛地大声哭泣。
  • 临流:面对水流。
  • 自沉:自己沉入水中。
  • (lěi):古代用来哀悼死者的文章。
  • 度尚:人名,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官员。
  • 皦日(jiǎo rì):明亮的太阳。

翻译

明亮的枝上花,随风早早地飘动。 美丽的容颜,因痛失父亲被潮水卷走而悲伤。 悲痛地向江神哭诉,如何才能找回父亲的遗骨。 面对水流,选择自沉,死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海浪声声悲鸣,山间的云雾也愁绪缠绕。 这件事发生在汉安年间,诔文由度尚所写。 曹娥的孝心真是令人敬佩,她的孝行如同明亮的太阳一样耀眼。

赏析

这首作品《咏曹娥》通过描绘曹娥的孝行,展现了她对父亲的深切哀悼和牺牲精神。诗中,“晔晔枝上花”与“娟娟如花颜”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后者则突出了曹娥的美貌与哀伤。曹娥的行动——自沉以寻父尸,体现了她的决绝与牺牲,这种行为在古代被视为至孝的表现。诗的结尾赞美曹娥的孝心如同皦日般明亮,强调了她的行为在历史和道德上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曹娥孝行的深刻颂扬。

周巽

元吉安人,字巽亨,号巽泉。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2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