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日示从同仍简忘忧
昔我驰星轺,驻车归化城。汝方来抠衣,从同训其名。
侍予垂十年,百事无一成。律历且及半,琴道犹未精。
禅书置一隅,尚未穷一经。大道若沧海,万古长澄清。
酌之而不竭,注之而不盈。偃鼠得满腹,亦足饱鲲鲸。
又如大圆镜,历劫长圆明。中间无影像,应物不现形。
汉、胡递相照,出没能纵横。又如万钧钟,寂然藏雄声。
随叩而即应,圆音自锵铿。小击而小响,大撞而大鸣。
又如长明烛,积岁长荧荧。分为百千万,光明如日星。
惠之而不费,是为无尽灯。日月照天下,不可语瞽盲。
雷霆碎山岳,聋者未曾听。枯木元无花,却怨春不平。
作偈以劝汝,可以为盘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星轺(xīng yáo):古代指天子的使者。
- 驻车:停车。
- 归化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抠衣:整理衣服,表示恭敬。
- 从同:跟随学习。
- 律历:古代的历法和音乐律制。
- 禅书:佛教经典。
- 置一隅:放在一旁。
- 穷一经:深入研究一部经典。
- 大道:指宇宙间最高的真理或法则。
- 沧海:大海。
- 偃鼠:一种小动物。
- 鲲鲸:传说中的大鱼。
- 大圆镜:比喻心性如镜,能映照万物。
- 历劫:经历无数的劫难。
- 圆明:圆满明亮。
- 影像:形象。
- 应物:应对事物。
- 现形:显现形象。
- 汉、胡:指汉族和胡族,泛指不同的民族。
- 出没:出现和消失。
- 万钧钟:极重的钟。
- 寂然:静默无声。
- 雄声:宏大的声音。
- 圆音:圆满的声音。
- 锵铿:形容声音响亮。
- 长明烛:永不熄灭的灯。
- 积岁:多年。
- 荧荧:微弱的光亮。
- 无尽灯:比喻佛法能照亮人心,无穷无尽。
- 瞽盲:盲人。
- 雷霆:雷电。
- 碎山岳:摧毁山岳。
- 聋者:耳聋的人。
- 枯木:干枯的树木。
- 元:原来。
- 偈:佛教诗歌。
- 盘铭:刻在器物上的铭文,用以自警。
翻译
昔日我作为天子的使者,驾车停驻在归化城。你那时刚来整理衣服,表示恭敬,跟随我学习。 侍奉我近十年,各方面都未能有所成就。历法和音乐律制只学了一半,琴艺也尚未精通。 佛教经典放在一旁,还未深入研究一部。大道如同广阔的海洋,自古以来清澈明朗。 取之不尽,注之不盈。小动物吃饱了,也足以让大鱼饱腹。 又如一面大圆镜,经历无数劫难依旧圆满明亮。镜中无形象,却能应对万物不显形。 汉族和胡族交替映照,出现和消失自如。又如万钧重的钟,静默中藏着宏大的声音。 随敲击即有回应,声音圆满而响亮。轻敲则声小,重击则声大。 又如长明的烛光,多年不灭,微光闪烁。分成无数份,光明如星辰。 施与而不耗费,这是无尽的灯光。日月照耀天下,但不能对盲人说。 雷电能摧毁山岳,但聋者听不见。枯木本无花,却怨春天不公平。 写下这首诗来劝你,可以作为自警的铭文。
赏析
这首诗是耶律楚材对自己和弟子的一种自省和劝诫。诗中,耶律楚材回顾了自己作为使者的经历,以及弟子跟随自己学习的情景,表达了对未能成就的遗憾和对大道的向往。他用大海、圆镜、钟声、烛光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大道的深邃和无限,以及佛法的光明和力量。最后,他通过枯木无花、雷声聋者不闻的比喻,劝诫弟子要自警自强,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