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中丞容斋
李侯安庆来,遭君江间柂。
问云归湍水,示声偶及我。
自揆衰钝质,旧学日兼堕。
百事于大贤,资取无一颇。
始疑逢蒙弓,亦有虚发笴。
终知匠石斧,材不捐琐琐。
增惭失喜馀,背觉芒刺荷。
平生声相接,睟盎见未可。
文字亲友间,屡得观藻火。
况闻閒世故,盘走夜光颗。
仰止高山思,愿并馀子颗。
历推天日行,蚁右风轮左。
吾徒不相值,其故政此坐。
何时广陵游,倾盖愿终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柂 (duò):船舵,这里指船。
- 揆 (kuí):估量,考虑。
- 衰钝:衰老迟钝。
- 资取:借鉴,学习。
- 颇 (pō):偏差,不正。
- 逢蒙弓:古代传说中的神弓,这里比喻技艺高超。
- 笴 (gǎn):箭杆。
- 匠石斧:比喻高超的技艺或判断力。
- 琐琐:细小,琐碎。
- 芒刺荷:比喻心中的不安或愧疚。
- 睟盎 (suì àng):形容人的气质温润。
- 藻火:文采,才华。
- 世故:世俗的事情,人情世故。
- 盘走:盘旋,这里指灵活应对。
- 夜光颗:比喻珍贵的事物或才华。
- 仰止高山思:比喻对某人的敬仰之情。
- 馀子颗:比喻其他的人或事物。
- 蚁右风轮左:比喻方向相反,各行其是。
- 广陵游:指到广陵(今扬州)游玩。
- 倾盖愿终果:比喻希望友谊长久,如同车盖倾覆后仍能重合。
翻译
李侯从安庆来到这里,与你相遇在江上的船中。 你问我是否回到了湍水,偶然间提到了我。 我自认为衰老迟钝,旧有的学问日渐荒废。 在任何事情上,我都希望能从你这样的大贤人那里学到东西,没有一点偏差。 起初我怀疑,即使是神弓逢蒙,也有可能射不中目标。 但最终我知道,像匠石那样的斧子,不会放弃任何细小的材料。 我更加感到惭愧和惊喜,背上仿佛有芒刺在刺。 我们平生的声名相接,你的气质温润,我从没见过。 在文字和亲友间,我多次看到你的才华。 何况听说你处理世俗事务,如同盘旋的夜光珠一样灵活。 我对你的敬仰如同仰望高山,希望能与你并肩。 我们历来行走的方向不同,就像蚂蚁向右,风轮向左。 我们之所以没有相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知何时能去广陵游玩,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如车盖倾覆后仍能重合。
赏析
这首诗是姚燧写给徐容斋的,表达了对徐容斋的敬仰和对自己学问荒废的自责。诗中,姚燧用“逢蒙弓”和“匠石斧”的比喻,既表达了对徐容斋高超技艺的赞赏,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从徐容斋那里学到东西的愿望。同时,诗中的“芒刺荷”和“仰止高山思”等词句,深刻地描绘了姚燧内心的不安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学问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