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砀山示白文卿

不解营微利,元非市井人。 麦秋农事远,花月客途贫。 路隔鱼山水,衣馀亳社尘。 小儿无倚赖,梦里鹿台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砀山:地名,今属安徽省砀山县。
  • 市井人:指在市集上做买卖的人,即商人。
  • 麦秋:指麦子成熟的季节,即农历四、五月间。
  • 花月:指美好的时光,这里特指春天。
  • 鱼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亳社:指亳州的社稷,古代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
  • 鹿台: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美好的梦境。

翻译

我不懂得如何经营微小的利益,因为我本就不是市集上的商人。麦子成熟的季节,农事已经远离,而春光美好之时,我却客居他乡,生活贫困。我的路途隔着鱼山和亳社的尘土,衣服上也沾满了尘埃。我的小儿无人依靠,只能在梦中体验那鹿台的春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不解营微利,元非市井人”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不追求物质利益的态度。而“麦秋农事远,花月客途贫”则描绘了作者在美好时节却身处异乡、生活困顿的境遇。最后两句“小儿无倚赖,梦里鹿台春”则透露出对家庭和美好生活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杨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