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萝洞:指藤萝覆盖的洞口,这里形容环境幽雅。
- 兰烟:兰花的香气,这里形容宴会的氛围。
- 三更三点:古代时间表示法,三更即夜晚11点到1点,三点即夜晚12点。
- 鱼吹绿酒:形容鱼儿在酒中跃动,如同吹动绿酒。
- 雁列瑶筝:雁群排列,比喻筝弦整齐,瑶筝即美玉制成的筝。
- 送阄: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通过抽签决定胜负。
- 呼掺:呼唤伴奏。
- 更衣:更换衣服,这里指宴会中的舞蹈表演。
- 阙月:指宫殿前的月亮,这里形容月光明亮。
- 纤纤:形容月亮细小而明亮。
翻译
藤萝覆盖的洞口,兰花的香气缭绕着微弱的烛光,夜晚三更时分,妓女们围成一圈。鱼儿在绿酒中双双跃动,仿佛吹动着酒面;雁群排列整齐,如同筝弦,却只有一只雁不飞。隔着座位进行送阄游戏,喧闹中射中目标;在宴席上呼唤伴奏,催促着更换衣服进行表演。鸡鸣时分,乐曲达到高潮,却突然感到凄凉断绝;宫殿前的月亮细小而明亮,照着身影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宴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凄凉。诗中“萝洞兰烟”、“鱼吹绿酒”等词句,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喻,巧妙地描绘了宴会的氛围和动态。而“鸡鸣乐极翻悽断”则突显了乐极生悲的情感转折,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繁华背后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