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登望海楼作录寄玉山主人

蜑子雨开江上台,江头野老不胜哀。 蜃将楼阁空中落,鳅引旌旗月下来。 保障许谁为尹铎,事谐无复问文开。 可怜歌舞旧城阙,又是昆明几劫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蜑子(dàn zǐ):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可能指当地居民。
  • 野老:指乡野间的老人。
  • 蜃将楼阁:指海市蜃楼,一种因光线折射而产生的幻景。
  • 鳅引旌旗:鳅,一种鱼,这里可能比喻某种动态或力量。旌旗,指旗帜。
  • 保障许谁为尹铎:保障,指保护、防御。许谁,即谁许,谁来承担。尹铎,古代官名,这里可能指负责防御的官员。
  • 事谐无复问文开:事谐,事情顺利。文开,可能指文书或政策。
  • 城阙:指城墙和宫阙,泛指城市。
  • 昆明几劫灰:昆明,指昆明池,古代长安的一处池塘。几劫灰,指多次战乱后的废墟。

翻译

在雨后的江边,当地居民开启了望海楼,江边的老人心中充满了哀愁。 海市蜃楼般的幻景仿佛从空中降落,而某种力量似乎在月光下引导着旗帜。 谁来承担保护这片土地的责任,事情顺利不再需要询问文书或政策。 可怜那曾经歌舞升平的旧城,如今已是多次战乱后的废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边望海楼上的景象,通过“蜃将楼阁空中落”和“鳅引旌旗月下来”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幻景与现实的交织感受。诗中透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哀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战乱破坏的深刻反思。整体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

杨维桢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