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彦美元帅忧字韵诗赋思邈明府

龙飞凤舞九山秋,不掩诸公富贵羞。 三窟已营何足喜,一城自坏正堪忧。 楚骚有恨穷天问,晋易何人识鬼幽。 卧治未宜轻汲直,淮南闻已寝奸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雄壮。
  • 三窟:比喻多方谋划以保安全。
  • 卧治:指隐居治理,不问世事。
  • 汲直:指汲黯,西汉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翻译

九山之秋,龙飞凤舞,这般壮丽景象却掩盖不了诸公的富贵之羞。 已经筹划了多条退路,这有何值得欢喜,而一城自毁,才是真正令人忧虑的。 楚辞中有无尽的恨意,向天发问,而晋代的易经,又有谁能洞悉其中的幽深鬼神之理。 隐居治理不应轻视汲黯的直谏,听说淮南王已经平息了奸诈的阴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龙飞凤舞”的壮丽景象与“诸公富贵羞”的现实,揭示了表面的繁华背后的隐忧。诗中“三窟已营”与“一城自坏”形成鲜明对比,警示人们不能只顾眼前安全而忽视根本的稳固。后两句借用楚辞和晋易的典故,表达了对深层次问题无人能解的忧虑。最后提到“卧治”与“汲直”,暗示了隐居治理的重要性,以及直言敢谏的价值。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