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大茅洋

涨海浑茫寄一桴,候神东去接方壶。 帆随雪浪高还下,岛浸冰天有若无。 雁影斜翻西日远,潮声直上晚云孤。 投纶拟学任公子,掣取封䲔饫万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涨海(zhǎng hǎi):波涛汹涌的海。
  • 浑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寄一桴(jì yī fú):乘坐一只小船。
  • 候神:等待神灵。
  • 方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 帆随雪浪:帆船随着波浪起伏。
  • 岛浸冰天:岛屿仿佛沉浸在寒冷的天空中。
  • 有若无:若有若无,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 雁影斜翻:雁群飞行的影子斜斜地翻飞。
  • 西日远:夕阳西下,显得遥远。
  • 潮声直上:潮水的声音直冲云霄。
  • 晚云孤:傍晚的云朵显得孤单。
  • 投纶(tóu lún):投掷钓鱼线。
  • 任公子:古代传说中的钓鱼高手。
  • 掣取封䲔(chè qǔ fēng qín):捕捉巨大的鱼。
  • 饫万夫(yù wàn fū):足够养活成千上万的人。

翻译

乘坐一只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漂泊,期待着东方的神灵,连接传说中的仙山方壶。帆船随着波浪起伏,岛屿仿佛沉浸在寒冷的天空中,景象模糊不清。雁群飞行的影子斜斜地翻飞,夕阳西下显得遥远,潮水的声音直冲云霄,傍晚的云朵显得孤单。我想要学习传说中的钓鱼高手任公子,捕捉巨大的鱼,足够养活成千上万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上航行的壮阔景象,通过“涨海浑茫”、“帆随雪浪”等意象展现了海的广阔与波涛的汹涌。诗中“岛浸冰天有若无”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模糊的视觉感受,增强了诗的意境。后两句则通过“雁影斜翻”、“潮声直上”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远方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投纶拟学任公子”作结,表达了自己想要像传说中的钓鱼高手一样,捕捉巨鱼,养活众人的豪情壮志。

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