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岁游宝陀感时有述

每忆登临绝宝陀,转头青鬓已霜皤。 千三百里西陵岸,二十七年东逝波。 天地风尘迷道路,朔南疆理隔山河。 老来空念唐虞远,安得商颜可浩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申岁:指某一年的干支纪年,壬申年。
  • 宝陀:地名,可能指某个佛教圣地。
  • 青鬓:指年轻时的黑发。
  • 霜皤:白发,皤(pó)。
  • 西陵岸: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朔南疆理:指北方和南方的边疆治理。
  • 唐虞:指古代的尧舜时代,象征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 商颜:商山四皓之一,指隐士。

翻译

每当回忆起登上宝陀的情景,转眼间年轻时的黑发已变成了白发。 从西陵岸到此地有一千三百里,二十七年的光阴如东逝的波涛。 天地间的风尘使道路迷茫,北方和南方的边疆治理隔着重重山河。 老来时,空想着遥远的唐虞时代,怎能找到商山隐士,与之共同高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转头青鬓已霜皤”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衰老。通过对“西陵岸”和“东逝波”的对比,诗人抒发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末句“安得商颜可浩歌”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