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女休行

秦氏有烈女,自名为女休。左手执白扬刀,右手把乌龙殳。 年十五,妻燕王,夫燕王,陷无辜。取仇西山上,杀人白昼衢。 关吏不敢睚眦,司败莫孰何。于手杀人者杀,创人者创。 女休岂敢避法走藏,累嫂与兄使县吏解章。女休自归罪,丞相列坐东南床。 丞卿议罪拘文法故常。牵曳东市头,法刀利如霜。 刀未下,金鸡衔赦出法场。百男尽短一女长,嗟嗟女休真女郎。 丈夫堂堂掩面事仇女,休视之如妾妇女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扬刀:古代的一种兵器。
  • 乌龙殳:古代的一种长柄兵器。
  • 燕王:指燕国的君主。
  • 无辜:无罪的人。
  • :街道。
  • 睚眦:怒目而视。
  • 司败:古代官职,负责刑狱。
  • 创人者创:伤害他人的人也应受到伤害。
  •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总理。
  • 丞卿:古代官职,指高级官员。
  • 文法:法律条文。
  • 东市:古代的刑场。
  • 金鸡: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吉祥。
  • :免除刑罚。
  • 法场:执行刑罚的地方。
  • 嗟嗟:感叹词,表示赞叹或惋惜。
  • 妾妇女娼:指地位低下的女性。

翻译

秦氏有一个勇敢的女子,她自称女休。她左手拿着白扬刀,右手握着乌龙殳。十五岁时,她成为了燕王的妻子,但燕王却陷害了无辜的人。女休在白天的街道上向仇人复仇,杀死了他。关吏不敢对她怒目而视,司败也无法对她怎样。她认为杀人者应被杀,伤害他人的人也应受到伤害。女休并没有逃避法律,而是自愿承担罪责,让她的嫂子和哥哥去县吏那里解释情况。女休自己向丞相认罪,丞相和其他官员坐在东南的床上讨论她的罪行。官员们根据常规的法律条文来定罪。女休被带到东市的刑场,法刀锋利如霜。但在刀还未落下时,一只金鸡衔着赦免令出现在法场上。这让所有的男性都感到羞愧,只有女休显得格外高大。她感叹女休真是女中的豪杰,而那些堂堂正正的男子却只能掩面事仇,女休看不起他们,视他们如妾妇女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氏女休的英勇事迹,她不畏强权,敢于为正义而战,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诗中通过女休的行为和态度,对比了男性的软弱和无能,突出了女休的英雄形象。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女休的行为是对这种不公的挑战和反抗。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女休的赞美,传达了对正义和勇气的崇敬。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