贽林路教

千载孤山处士星,只将閒逸了平生。 一联好句香犹在,几世闻孙声最清。 泮水工夫施教雨,梅花标格待和羹。 不知野叟何缘分,邂逅城闉幸识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贽林路教:指拜访林路并请教。
  • 孤山处士星:指孤山上的隐士,比喻隐居的高人。
  • 閒逸:闲适自在。
  • 好句香犹在:指美好的诗句仿佛还留有香气。
  • 闻孙声最清:听到孙子的声音最为清晰,比喻家族中的杰出后代。
  • 泮水工夫:指在学府中的学习与修养。
  • 施教雨:比喻教育如雨露滋润。
  • 梅花标格:梅花的品格,常用来比喻高洁。
  • 和羹:调和羹汤,比喻调和事物。
  • 野叟:山野老人。
  • 邂逅:偶然相遇。
  • 城闉:城门。
  • 幸识荆:幸运地认识了您。

翻译

千年来孤山上的隐士之星,只以闲适自在度过一生。 一句美好的诗句仿佛还留有香气,几代人中孙子的声音最为清晰。 在学府中学习与修养,教育如雨露滋润,梅花的品格等待调和。 不知山野老人有何缘分,偶然在城门相遇,幸运地认识了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教育、家族传承的重视。诗中通过“孤山处士星”和“閒逸了平生”描绘了隐士的高洁与自在,而“好句香犹在”和“闻孙声最清”则体现了对文化传承和家族后代的珍视。后两句则转向对教育的赞美和对偶然相遇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人际交往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和教育价值的深刻理解。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