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句工而韵险似难继和愧不自揣僭敢续貂珠玉在傍觉我形秽

池水倒窥疏影动,任渠羌管吹三弄。 碧波清浅净无痕,老干槎牙坚耐冻。 花放羞同桃李场,香来偏恼诗人梦。 当年曾醉老师雄,翠羽双双疑作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靖先生:指北宋诗人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闻名。
  • 演成:发展成,扩展成。
  • 八韵:指八句诗,每句押韵。
  • 继和:继续和诗。
  • 续貂:比喻继续前人的工作,这里指继续和诗。
  • 珠玉在傍:比喻前人的诗作如珠玉般珍贵,自己在旁边显得相形见绌。
  • 形秽:自愧不如。
  • 羌管:古代羌族的乐器,这里指笛声。
  • 三弄:多次吹奏。
  • 槎牙:形容树枝交错不齐。
  • 耐冻:能耐受寒冷。
  • 老师雄:指林逋,因其隐居生活和梅花的形象相符。
  • 翠羽:翠绿色的羽毛,这里形容梅花的美丽。
  • 疑作凤:形容梅花美丽得仿佛凤凰一般。

翻译

池水倒映着梅花的疏影,随着羌笛吹奏的三弄曲调轻轻摇动。 碧波清澈无痕,老梅树的枝干交错坚硬,能耐受严寒。 梅花开放时,不愿与桃李同场争艳,它的香气却偏偏惹得诗人梦中寻觅。 当年我也曾像林逋一样,沉醉于梅花的美丽,翠绿的梅花仿佛凤凰般令人惊叹。

赏析

这首诗是杨公远对林逋梅花诗的和作,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林逋诗作的敬仰。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香气,以及梅与桃李的不同,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以自谦的姿态,表达了自己在林逋这样的大家面前,感到自己的诗作相形见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梅花的颂歌,也是对前人诗作的致敬。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