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郑山长九日

诗逢佳节应酬忙,三斗何妨效汝阳。 帽任攲斜双鬓白,菊无今古数枝黄。 龙山景物自消长,栗里琴书今在亡。 往事莫谈添感慨,醒时也作次公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应酬:指社交场合中的礼貌性交流。
  • 三斗:古代量酒的单位,这里指饮酒。
  • 效汝阳:效仿汝阳王,汝阳王是唐代宗室,以好酒著称。
  • 攲斜:倾斜,歪斜。
  • 龙山:山名,这里可能指具体的某个地方。
  • 栗里:地名,陶渊明的故乡。
  • 琴书:指文化艺术,这里特指陶渊明的文化生活。
  • 在亡:存在与消失。
  • 次公狂:次公,指汉代名士杨恽,因其放荡不羁而被称为“次公”。

翻译

在佳节之际,作诗应酬变得繁忙,我何妨效仿汝阳王,痛饮三斗。 帽子随意歪斜,双鬓已白,菊花无论古今,总是数枝金黄。 龙山的景物自然有其消长,栗里的琴书如今已不复存在。 不要谈论往事,以免增添感慨,清醒时我也作次公般的放荡。

赏析

这首作品在重阳节之际,通过饮酒赏菊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文化消亡的感慨。诗中“三斗何妨效汝阳”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而“帽任攲斜双鬓白”则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后两句通过对龙山和栗里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醒时也作次公狂”,则是在清醒中寻求一种超脱和自我释放的态度。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