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兰皋秋感

向晚郊墟送嫩凉,征鸿点点又南翔。 年光迅似离弦箭,世事艰于上水航。 月不冷炎来户牖,诗多凄怨感蛩螀。 秋容莫道全萧索,篱菊芙蓉竞试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向晚(xiàng wǎn):傍晚。
  • 郊墟(jiāo xū):郊外的废墟。
  • 嫩凉(nèn liáng):轻微的凉意。
  • 征鸿(zhēng hóng):远行的大雁。
  • 南翔(nán xiáng):向南飞翔。
  • 年光(nián guāng):时光。
  • 离弦箭(lí xián jiàn):比喻时间流逝得快。
  • 上水航(shàng shuǐ háng):逆流而上,比喻事情困难。
  • 户牖(hù yǒu):窗户。
  • 凄怨(qī yuàn):悲伤怨恨。
  • 蛩螀(qióng jiāng):蟋蟀和蝉。
  • 萧索(xiāo suǒ):萧条冷落。
  • 篱菊(lí jú):篱笆旁的菊花。
  • 芙蓉(fú róng):荷花。

翻译

傍晚时分,郊外的废墟送来了轻微的凉意,远行的大雁点点,又开始向南飞翔。时光流逝得如此迅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而世事的艰难,却比逆流而上还要困难。月亮不再带着夏日的炎热,而是来到了窗户边,诗中充满了悲伤怨恨,感动了蟋蟀和蝉。秋天的景色不要说全是萧条冷落的,篱笆旁的菊花和荷花都在竞相展示它们的妆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色,通过对大雁南飞、时光流逝、世事艰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生艰难的感慨。诗中“年光迅似离弦箭,世事艰于上水航”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生活的艰辛。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月光的清凉和秋虫的哀鸣,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凄凉氛围。然而,诗的结尾却以篱菊和芙蓉的竞艳,为萧索的秋景增添了一抹生机和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