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赋二种芙蓉二首红芙蓉

丰肌弱骨与秋宜,宿酒酣来不自持。 岂为严霜成槁质,要凭初日发妍姿。 燕姬入画犹嫌陋,蜀锦团窠未足奇。 独对芳丛寄幽兴,子高真是遇仙时。
拼音

所属合集

#木芙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丰肌弱骨:形容芙蓉花瓣丰满而柔软。
  • 宿酒:隔夜的酒,这里比喻芙蓉花在秋露中显得更加娇艳。
  • 严霜:强烈的霜冻。
  • 槁质:枯萎的质地。
  • 初日:早晨的阳光。
  • 妍姿:美丽的姿态。
  • 燕姬:燕地的女子,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蜀锦:四川出产的锦缎,以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著称。
  • 团窠:锦缎上的圆形图案。
  • 子高: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好。
  • 遇仙时:比喻遇到了美好的事物或时刻。

翻译

芙蓉花瓣丰满柔软,与秋天相得益彰,隔夜的酒意让它在秋露中显得更加娇艳,难以自持。它并非因为强烈的霜冻而变得枯萎,而是要凭借早晨的阳光展现出它美丽的姿态。即使是燕地的美丽女子站在它旁边也会显得逊色,四川的锦缎上的圆形图案也不足以与之相比。独自对着这丛芳华寄托幽深的情思,子高真是遇到了如同仙境般的美好时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红芙蓉在秋天的美丽景象,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芙蓉的美与燕姬、蜀锦相比较,突出了芙蓉的非凡魅力。诗中“独对芳丛寄幽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芙蓉的深情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独特见解。

蒲道源

元眉州青神人,徙居兴元,字得之,号顺斋。究心濂洛之学。初为郡学正,罢归。晚以遗逸,征入翰林,改国子博士,年余引去。起为陕西儒学提举,不就。优游林泉,病弗肯服药,饮酒赋诗而逝。有《闲居丛稿》。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