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辛庸之所藏子昂画渊明漉酒图并书归去来辞

先生归来三径荒,宅边五柳森成行。 野田流水春欲莫,种秫未斸南山阳。 苗稀草盛收已薄,毕岁未可供壶觞。 前年彭泽才一稔,已具盏勺开糟床。 乡里小儿不解事,使我掉臂归柴桑。 偶然得米酿为酒,篱下又报秋花黄。 呼童染指验熟否,瓮面盎盎浮云浆。 秪将头上葛巾漉,下注瓦缶流泉香。 科头席地竟一醉,白日啸傲登羲皇。 元嘉甲子不足数,陶然醉境真吾乡。 栗里先生百世士,吴兴学士遥相望。 画图入妙书更美,翰墨一代传文章。 辛君得之能宝藏,我亦长歌歌慨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径: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陶渊明的居所。
  • 五柳: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这里指陶渊明宅边的五棵柳树。
  • 种秫:种植高粱,用于酿酒。
  • (zhú):挖掘。
  • 南山阳:南山的向阳面。
  • 毕岁:整年。
  • 壶觞:酒器,代指酒。
  • 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令。
  • (rěn):古代以谷熟为一年,稔即一年。
  • 糟床:榨酒的器具。
  • 掉臂:甩动手臂,形容自由自在。
  • 柴桑:陶渊明的故乡。
  • 盎盎:形容酒香浓郁。
  •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
  • 瓦缶:瓦制的酒器。
  • 科头:不戴帽子,指不拘礼节。
  • 羲皇:即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指古代的理想时代。
  • 元嘉甲子: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的甲子年,这里泛指古代。
  • 栗里:陶渊明的故乡。
  • 吴兴学士:指赵孟頫,字子昂,元代著名书画家。
  • 翰墨:指书法和绘画。

翻译

先生归来,发现隐居的地方已经荒废,宅边的五棵柳树却茂盛成行。田野里的流水预示着春天的结束,南山向阳面种植的高粱还未挖掘。庄稼稀疏,草木茂盛,收成微薄,整年都无法供酒。前年在彭泽只收获了一年的粮食,就已经用酒器和榨酒的器具开始酿酒。乡里的年轻人不懂事,让我自由自在地回到柴桑。偶然得到米酿成酒,篱笆下又报告秋天的黄花盛开。叫来仆人检验酒是否熟了,酒瓮里酒香浓郁,如同浮云般的酒浆。只用头上的葛巾过滤,酒液流入瓦制的酒器,散发出泉水的香气。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尽情一醉,白天里自由自在地登上了古代的理想时代。元嘉年间的甲子年不值一提,陶渊明沉醉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故乡。栗里的先生是百世之士,与吴兴的学士遥相呼应。画图精美,书法更美,翰墨一代传世文章。辛君得到这幅画并珍藏,我也长歌一曲,表达慷慨之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其居所、田园劳作、酿酒和饮酒的描写,展现了陶渊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诗中“三径荒”、“五柳森成行”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陶渊明隐居的环境。通过对酿酒和饮酒过程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最后,诗人通过对画图和书法的赞美,表达了对赵孟頫艺术成就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和感慨。

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