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行
阳城淀,高阳关,边书告急夕五至,皇帝亲至岢岚山。
殿前寇相一斗胆,楚蜀谋臣谋可斩。阳光抱珥已开光,床机一发中挞揽。
雄谋独断众勿摇,孤注一掷先成枭。跋河不渡势不止,贾勇况有高嫖姚。
千羊万犬锐若隼,望见龙光气俱尽。万岁声呼天可汗,擎天一柱惟付准。
飞龙使,修载书,鬼母尚执关南图。君不见汉家玉帛赐单于,何尝割地分边隅。
却怜艺祖岁帛二十万,不博黑子一万蕃枯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澶渊(chán yuān):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
- 阳城淀: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高阳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
- 岢岚山(kě lán shān):山名,位于今山西省岢岚县。
- 殿前寇相:指在朝堂上担任要职的寇准,北宋名臣。
- 楚蜀谋臣:指来自楚地和蜀地的谋士。
- 阳光抱珥:指太阳周围的光环,比喻皇帝的威严。
- 床机:指弓弩之类的武器。
- 中挞揽:指射中目标。
- 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后的冒险。
- 跋河:指渡河。
- 贾勇:指卖弄勇气。
- 高嫖姚:指高傲的将领。
- 龙光:指皇帝的威严和光辉。
- 天可汗: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 擎天一柱:比喻支撑国家的重要人物。
- 飞龙使:指皇帝派遣的使者。
- 载书:指携带的文书。
- 鬼母:指边境的异族首领。
- 关南图:指边境的地图。
- 汉家玉帛:指汉朝的礼物。
- 单于(chán yú):古代匈奴的首领。
- 艺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 黑子:指边境的异族人。
- 蕃枯颅:指异族人的头颅。
翻译
在阳城淀和高阳关,边境的紧急军报一夜之间五次传来,皇帝亲自前往岢岚山。朝堂上的寇准胆识过人,楚蜀的谋士们的计策可以斩断敌人的企图。太阳周围的光环已经显现,弓弩一发即中目标。独自决断,众人不得动摇,孤注一掷先取得胜利。即使渡河受阻也不放弃,卖弄勇气,更有高傲的将领。千羊万犬的锐气如同隼鸟,望见皇帝的威严光辉,气势全无。万岁声中呼唤天可汗,支撑国家的一柱就是付准。飞龙使者,携带文书,鬼母还拿着关南的地图。你不见汉朝用玉帛赐给单于,何曾割让土地分给边境。却可怜宋太祖每年给予二十万帛,却换不来一万异族人的头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北宋时期边境的紧张局势和皇帝的英明决策。通过对比寇准的果断与楚蜀谋臣的计策,强调了在危机时刻领导者的决断力至关重要。诗中“孤注一掷”和“擎天一柱”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寇准在国家危难之际的英勇与担当。同时,通过对汉朝与宋朝对外政策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政策的不满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展现了杨维桢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