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郎国进天马歌

龙德中,元气昌,天王一统开八荒。十又一叶治久长,前年白雉来越裳。 中国圣明日重光,仁声馺沓动嘉祥。乌桓部族号佛郎,实生天马龙文章。 玉台启,阊阖张,愿为苍龙载东皇。瑶池八骏若有亡,白云谣曲成荒唐。 有元皇帝不下堂,瑶母万寿来称觞。属车九九和鸾锵,大驾或驻和林乡。 后车猎俟非陈仓,帝乘白马抚八方。调风雨,和阴阳,泰阶砥平玉烛明,太平有典郊乐扬。 尚见荥河出图像,麒麟凤鸟纷来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佛郎国:指当时的葡萄牙或西班牙。
  • 天马:神话中的神马,这里指珍贵的马匹。
  • 龙德:指帝王的德行。
  • 八荒:指四面八方边远地区。
  • 白雉:白色的野鸡,古代视为祥瑞。
  • 越裳:古代南方的一个国名,这里泛指南方。
  • 仁声:指仁德的名声。
  • 馺沓:形容声势浩大。
  • 乌桓: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 龙文章:指马身上的花纹像龙。
  • 玉台:指宫殿。
  • 阊阖:天门,这里指宫门。
  • 东皇:指太阳神。
  •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 八骏:神话中的八匹神马。
  • 白云谣:古代的一种歌谣。
  • 有元皇帝:指元朝的皇帝。
  • 瑶母:指神话中的西王母。
  • 称觞:举杯祝酒。
  • 属车:随从的车辆。
  • 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
  • 和林乡:元朝的一个地名,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 猎俟:等待打猎。
  • 陈仓:古代地名,今陕西省境内。
  • 抚八方:安抚四面八方。
  • 泰阶:星名,比喻国家的安泰。
  • 玉烛:比喻国家的光明和温暖。
  • 荥河: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境内。
  • 麒麟凤鸟:神话中的吉祥动物。

翻译

在龙德年间,国家昌盛,皇帝一统天下,开辟了四面八方的边远地区。第十一任皇帝的统治长久稳定,前年有白色的野鸡从南方越裳国飞来,象征着中国的圣明和日光重现,仁德的名声如雷贯耳,带来了吉祥的征兆。乌桓部族中的佛郎国,出生了一匹如龙般花纹的天马。宫殿的大门敞开,愿为东皇太阳神驾御这匹苍龙般的马。瑶池中的八匹神马若有遗失,白云谣的曲调也变得荒唐。元朝的皇帝不下朝堂,西王母万寿无疆,前来举杯祝酒。随从的车辆铃声响亮,皇帝有时驻留在和林乡。后车等待打猎,并非在陈仓,皇帝骑着白马安抚四面八方。调整风雨,调和阴阳,国家安泰如砥石平坦,光明温暖如玉烛,太平盛世有典章,郊外的乐声悠扬。仍可见荥河中出现的图像,麒麟和凤凰纷纷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和吉祥征兆,通过天马、白雉等象征物,展现了皇帝的仁德和国家的昌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历史典故,如瑶池、八骏、西王母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整体上,诗歌语言华丽,意境宏大,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皇帝的敬仰。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