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梦行和季弟
注释
金山:传说中的仙山之一,常用来比喻远方的地方。
广寒:广阔寒冷的地方,指高山之巅。
玄玉:黑色的玉石。
拾瑶草:指在天街(仙人居住的地方)上采摘仙草。
韩与苏:指韩愈和苏轼,两位文学家。
细旃:细长的幡,指宫殿前的旗帜。
蓬壶: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三梦:指作者三次梦见的内容。
二贤:指韩愈和苏轼。
镌之图志:刻在碑上以示不忘。
董扬:指董仲舒和扬雄,两位文学家。
翛然:轻飘飘的样子。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梁甫:指梁武帝和左思,两位文学家。
舂容:指舂米时的容貌。
飞商流徵:指古代音乐的曲调。
长太息:长叹息。
韩苏:指韩愈和苏轼。
瑶草:仙草。
朝燕与暮秦:指古代两位文学家。
蝴蝶:比喻轻佻不踏实的人。
鸾凤蹁跹蛟龙走:比喻仙人飘逸自在的样子。
皆如无:都如同不存在一样。
帝霸:指古代的君王和霸主。
太虚:虚无的境界。
翻译
清梦行和季弟 [明]林大春
曾经我梦游登上金山,山寺飘浮在广阔寒冷之巅。海的颜色苍茫,雄剑在远处,钟声隐隐约约地传来,仿佛藏在落花之间。又梦中降临一位老者,他身姿如松树,衣裳如雪,看着我笑了笑。他手中拿着一块黑色的玉石,上面刻着金龙纹,题着“在天街采摘仙草”。
又梦见与韩愈和苏轼一起,一边讨论文学,一边尽情畅饮。长廊宽敞,细长的幡在上面飘扬,仿佛我置身于古代宫殿之中。
这样的梦境共有三次,每次都与两位文学家对坐吟诵。我将这些梦境刻在碑上,以示永不忘记,正如董仲舒和扬雄梦中的龙凤一样。
岂料我的弟弟也有类似的梦境,轻飘飘地梦见诸葛亮来临。虽然我们各自有不同的志向,但千年后神交依旧。
可惜你们这些才子们尚未相识,南阳高卧,默默无闻。我抱膝而坐,为梁武帝吟诵,也以清梦之名来称呼他的居所。
虽然他的大作有时被人误解,但他的音乐却飘逸动人。我前去拜访他,长叹息,如今的世间谁能称得上豪杰呢?
韩愈和苏轼各有所成,他们的功业和文章都如梦幻一般。何不像采摘仙草一样,去历乔松算呢?
漫步在海色钟声之间,这些句子至今仍然神奇。世上又有谁能理解呢?我只好躺在仙人居住的地方,不去学习朝燕和暮秦。
有时候我自己检视千金帚,与你们结交为友。不要做庄生那样梦见蝴蝶,只看见仙鸟和龙蛇飘逸而过。
人生得意时随心所欲,不去论世事的荣辱。宁愿独自沉睡,不愿醒来,俯视世人皆陷于醉酒和浊世之中。
唉,不仅仅是这些人,所有的人都如同虚无。古代的君王和霸主最终也会像浮云一样归于虚无。
赏析
这首诗以梦境为主线,描绘了作者在梦中与古代文学家和仙人相遇的情景,展现了对文学、音乐和人生的思考。通过梦境的叙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使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幻想色彩,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林大春的其他作品
- 《 梦游金山寺题诗八句醒而祇记颈联一对馀忘之矣追惟梦境因足成之 》 —— [ 明 ] 林大春
- 《 怨诗 》 —— [ 明 ] 林大春
- 《 寄易水张兵宪二首 》 —— [ 明 ] 林大春
- 《 麒麟冢二首 》 —— [ 明 ] 林大春
- 《 初秋与门人周生陪谢明府及黄梁二广文祈神海上俯瞰大湖环视石壁漫有短述以纪其事四首 》 —— [ 明 ] 林大春
- 《 徂暑山行过临江宿熊氏池馆留题五首 》 —— [ 明 ] 林大春
- 《 章别驾园亭北畔有桂一株近地尺许忽长嫩枝结花二颗大如茉莉其色瑩白可爱予过别驾别驾因请予观之亦平昔希所觏见者也因书以纪瑞云 》 —— [ 明 ] 林大春
- 《 塞上读霞海篇寄管涔子 》 —— [ 明 ] 林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