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寿院

尉佗城边长寿里,古寺前临白鹅水。 家家蕹菜有浮田,处处?鱼归大市。 钟磬声随山雨来,菩提坛接越王台。 石门南对红楼出,珠浦西连绀殿开。 师向人天无可说,诸方尽让琉璃舌。 丹青一一是无生,词彩纷纷洞冰雪。 自种花多灌美泉,头陀苦行在花田。 不须天女频来散,终岁花开冬亦妍。 林塘曲曲通潮汐,鸥鸟时来争坐席。 童子欢娱足白鹇,老人变化多黄石。 相对空天月上时,海光如见杖人师。 曾分宝镜虽无用,欲举青莲亦有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长寿院:古代寺庙名,位于尉氏城边。
尉佗: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
蕹菜:一种蔬菜。
?(zhé):古代一种鱼。
钟磬:古代的一种乐器。
菩提坛:指佛教的祭坛。
越王台:古代越王的台基。
红楼:古代建筑名。
珠浦:古代地名。
绀殿:紫色的殿堂。
琉璃:一种宝石。
头陀:佛教中指出家修行的僧人。
天女:佛教中的神仙女子。
白鹇:一种白色的鸟。
黄石:一种石头。
杖人师:指佛陀。

翻译

在尉氏城边的长寿院里,古寺坐落在白鹅水前。家家都种植着蕹菜,有浮田;处处有?鱼,被送往大市。山雨过后,钟磬声响彻山谷,菩提坛与越王台相连。石门朝南,通往红楼;珠浦向西,通往绀殿。僧人向人间和天堂无法言说,各方面都让琉璃舌语言无法描述。画作一个个都是无生命的,词彩纷纷如冰雪一般清冷。自己种植的花朵灌溉着美丽的泉水,苦行僧在花田中修行。不需要天女频繁降临撒花,整个冬季花朵依然盛开。林塘蜿蜒通向潮汐,海鸥时常争夺座位。年轻人欢乐地追逐白鹇,老人变幻着黄石。当月升上空天时,海光犹如见到杖人师。即使分开宝镜虽然没有用,但举起青莲也有期待。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长寿院的景象,通过描写寺庙、水域、农田、市场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山雨、钟磬声、菩提坛、越王台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修行和期许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体氛围清幽,意境深远,给人以静谧之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